造成腹瀉的原因:
1、應激包括精神應激、環境應激、飼料應激、咬架應激等。
2、仔豬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,消化器官容積小、采食量少,消化道內的消化酶不足、胃酸不足,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飼料中的營養物質。
3、在仔豬的飼養管理過程中,由于飼養管理粗放,如斷奶日齡和斷奶方法不合理、沒有抓好仔豬的早期誘食補食、提早補料、保育舍和哺乳舍溫差過大、賊風襲擊、豬舍不潔、飼養密度過高、地面潮濕等,都可引發仔豬腹瀉。
4、為了預防仔豬腹瀉病的發生,大多數豬場都在豬飼料中添加一些化學藥物,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但卻破壞了腸道有益微生物群落,使有害微生物群落大量繁殖。
5、病原因素導致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的病原主要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、冠狀病毒、圓環病毒、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,由于幼齡仔豬的免疫系統不完善,不能產生主動免疫力,只能通過母源抗體獲得,且第1 到14 日齡最高,以后逐漸減少,20 日齡后基本消失,以后逐漸產生主動免疫。因此,在被動免疫轉化為主動免疫的這段過渡時間內,仔豬抗病力較弱,極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害。
斷奶仔豬腹瀉病導致仔豬生長緩慢,生長發育停滯;同時由于腹瀉導致仔豬體質下降,免疫力降低,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,容易繼發感染其他疾病,也是斷奶仔豬死亡的重要原因。仔豬腹瀉病造成飼料報酬低、仔豬成活率降低,嚴重威脅養豬業的健康發展。本文從應激誘發,消化機能不健全,病原危害,飼養管理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引起仔豬腹瀉癥的原因,并提出了一些綜合性防控豬腹瀉的措施。
防控路線:
1、提早補料。早期斷奶仔豬應盡可能提早補料,并少喂勤添,定時定量。
2、營造舒適環境。舒適的溫濕度和友好的環境,讓仔豬在舒適的環境下生長,是防控仔豬腹瀉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3、加強消毒,實行“全進全出”的飼養方式,以便消毒徹底,消毒藥物應當選擇低毒高效的燒堿、福爾馬林和碘制劑等,并進行交叉使用,實施對圈舍、飼槽、用具、環境等消毒,并建章立制,持之以恒,每場每星期消毒一次, 一個月大消毒一次, 以有效消滅病原菌。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時,還要保持欄舍不積糞尿,保持清潔衛生。
4、斷奶小豬執行“少量多餐”的方式實施過渡,調節小豬免疫系統,確保小豬腸道微生物平衡,同時給仔豬教槽料中添加護仔康1號2%和奧得曼A0.5%預防斷奶腹瀉及提高仔豬非特異性免疫。
——摘自保健養豬
地 址:成都市溫江區海峽兩岸科技園蓉臺大道南199號
電 話:028-82783669-802(總機)028-82781900(銷售)
傳 真:028-82783669-824 郵 編:611130